截至2019年,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4.26万公里,稳居世界第一,并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。为了推动智慧高速的发展,交通运输部于2014年首次提出“四个交通”概念,为高速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;2015-2016年,连续出台了《交通运输信息化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和《推进“互联网+”便捷交通 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》;2017-2018年,连续印发《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(2017—2020年)》和《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》;2019年,又先后制定了《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监测工作实施方案》和《全国高速公路视频联网技术要求》。这一系列的举措,目的都在于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管理、调度指挥、运输组织、运营管理、安全应急、车路协同、出行服务等领域的智能化水平,提高公路基础建设、运输组织运行效率及安全水平。
为了减轻高(gao)速公路客户(hu)日(ri)益增长的(de)管理压力,烽(feng)(feng)火结合自身(shen)优势,提出了智慧(hui)高(gao)速解决方案(an)。烽(feng)(feng)火智慧(hui)高(gao)速解决方案(an)的(de)核心架(jia)构是“1+2+4”,即1张通(tong)信网,2个平台,4大(da)应用。
智慧高速架构图
1张通信网:依托5G、NB-IoT和光传输等技术手段,精准、快速获取各类信息,为海量数据传输提供通道,为分析决策提供助力。
2个平台:云计算平台依托FitOS云操作系统,上承应用,下启信息基础设施,按实际业务需要,弹性提供合适的计算、网络和存储资源;大数据平台汇聚了各类业务、营运数据,通过ETL工具, 对内提供数据治理、数据建库等服务,对外提供AI建模、分析预测等服务。
4大应用:智慧管控通过分析路网基础数据、收费数据、安监数据、ETC数据等多维数据,提供了路网运行监测、收费稽核、视频上云等业务应用,提升了管理效能;车路协同基于C-V2X技术,依托RSU(路侧终端)、OBU(车载终端),实现了整个道路的实时动态管控,为准全天候通行、货车编队行驶、全寿命周期智能养护和自动驾驶提供了技术保障;智慧服务区通过采集整合服务区综合治理、公共服务及管理数据,依托数据中台实现对服务区综合运营的监测预警、智能分析等大数据应用,达到提升服务体验的目的;公众出行服务通过利用“互联网+”技术,为公众提供出行规划建议、动态路况查询、精准信息推送等服务。
作为(wei)高(gao)速行业(ye)迅猛(meng)发展的(de)见证者(zhe)和(he)参与者(zhe),烽火(huo)一路从(cong)单一的(de)光通信设备供应商走(zou)向ICT解决方(fang)案提供商。未(wei)来(lai),烽火(huo)将(jiang)继续与各方(fang)携(xie)手并肩(jian),为(wei)公众提供更加敏捷、高(gao)效、绿色、安全(quan)的(de)出行环境,创(chuang)造(zao)更美好的(de)生活(huo)。